2010/05/06非凡商業周刊212期 --- 租出幸福
張貼者:網路好康誌
租出幸福
作者:盧映利
一位是被喻為「台灣宅男領導人」的奇幻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朱學恆,一位是被稱為「台灣版慾望城市的凱莉」的部落格人氣作家女王,互為好友的兩人,最近卻在「房事」上做出完全不同的決定,朱學恆在小孩呱呱墜地後決定在父母家附近租屋而居,女王則花了一千五百萬元,在台北市精華地段南京東路上買了房子。
兩人都住在台北市精華區,一個是租的,一個是買的,朱學恆在本刊專欄中,對自己的決定大聲辯解,強調同樣是住三十幾坪大的房子,他家月租金二萬五千元,一年租金三十萬元;女王買房子花的一千五百萬元已足夠讓他租五十年的房子(前提是房租不漲)。
台灣人保守,愛買屋理財
朱學恆指出,兩人花了差不多的錢,都能住在台北市精華區五十年,但兩人的差別是,女王在五十年後擁有位於精華地段的一間五十年舊房子,而他則擁有更多的財務自由(可以把資金運用在別的投資或消費上),五十年後他還可以租一間更新的房子。
華人長久以來「有土斯有財」的理財思惟,讓許多保守理財族,一有錢就存起來做房子的自備款,從小房子存到換大房子,而多年來,台灣(甚至兩岸三地)的房價趨勢也隨著經濟成長而漲跌,近來則因為都會區房價過高而引起爭議,一般而言,以台北市熱門區段為例,房價增值幅度為一○至二○%;若房子並非自住,拿來租給別人,平均還有三%的租金報酬率;換句話說,過去十年若在台北市都會區買屋再出租,平均年報酬率大於五%,遠遠超過二%的定存利率,也超過二%的房貸利率,借錢買房有利可圖。
也因此,絕大多數人都像女王,會做出傾向「買屋」的決定,不過,隨著台北市都會區房價愈飆愈高,要為自己和家人買個小窩,負擔也愈來愈沉重,就以想買一千五百萬房子為例說明,貸款二十年、利率三%計算,扣除三成自備款四百五十萬元,每個月利息加本金就要還五萬七千元。
房價漲不停,租金卻下跌
五萬七千元!這個數字已經超過大多數上班族的月薪了(台灣上班族平均月薪四萬三千元), 即使是雙薪家庭省吃儉用,也幾乎要過著「超小氣家族」的生活水準,才能負擔背上那個重重的殼,自己終日辛苦數十年,就為了住在窄小的三十幾坪公寓內,簡直就像是古時候的「佃農」,努力耕耘一小方田地,這也就是為什麼,朱學恆覺得,他每個月花二萬多元去租房子實在比較聰明。
或許一般買房子的人會振振有辭的說,房子會增值呀,也是戰勝通貨膨脹的利器,但那是過去和現在的經驗法則,房價未來數十年會不會漲,要看未來的政經環境,像日本東京歷經房價泡沫化後,過去十年房價跌了兩成,若遇上房價崩跌,房子的投資報酬率有可能是負的。
走在南京東路五段上,斗大的「租」字很吸睛,「XXX大樓,三房二廳三十坪,月租金二萬一千元,意者電洽……」想要入住捷運即將通車的北市精華地段,不準備個一千五百萬元以上,絕對買不到像樣的房子,但用租的,只要二萬一千元,就可入住地理位置好,生活機能佳的電梯公寓大樓,還不必扛著重重的房貸。
都會區精華地段房價漲不停,租金行情卻不漲反跌,以法蓮全方位養生中心總經理、也是作家的李健鵬認為,「租房目前一定比買房划算。」有不少人認為現在不買以後房價會更貴,這是錯誤的想法,現在買房不如租房,把買房的錢存起來,等房價下來時再拿出來買房子,才是較正確的作法,「要記住,不要在恐懼中做錯誤決定,人生才會幸福,」他強調。
他舉例,若在二○○三年買信義路、復興南路附近一間五十坪的房子,大約一千二百萬元, 扣除自備款三成,貸款八百四十萬元,以利息三%計算,如果用二十年來攤還,一個月大約要付三萬六千元,不過,如果以現在一坪七十萬元房價計算,自備款同樣三成,利率以二%計算,貸款二十年,每個月要還本金利息十萬元以上,若是再升息,房貸壓力勢必更重。
千萬級享受,用租的搞定
「大家一定要打破傳統『有土斯有財』的迷思,想想,為了買房子,結了婚後不敢生小孩,每個月還要扛四、五萬元以上的房貸,或買了房子後房價下跌,這樣的人生是不是很痛苦?」李健鵬提醒想在當下買房的人,就算一輩子打拚買了一間房留給小孩,讓小孩因此喪失人生奮鬥努力的目標,那不見得是件好事,「現在買不起,不代表以後買不起,」當房價泡沫破裂,政府祭出打房措施後,台灣的房價一定要下跌,適合的買點就會出現。
換句話說,如果想住在大都市裡交通方便、生活機能佳的黃金地段,假日時開著一台不錯的車一家大小出遊去,老婆逛百貨公司時可以手拎香奈兒包包、穿名牌高跟鞋,小孩時常有最新、最炫玩具可以玩,有精緻的立體童書可以閱讀,不一定非要花掉二、三千萬元,想要辦到,可以用「租」的!
事實上,近幾年來,台灣「買不如租」的風氣愈來愈盛行,出租商機也應運而生,民眾消費觀已經由要長期擁有變成「只要曾經擁有,不必在乎天長地久」, 除了房子、車子之外,什麼都可以出租,名牌包、玩具、童書、行李箱,甚至攝影器材都可以用租的,一樣是住在都會區的精華地段,偶爾也背個名牌包包,小孩的玩具、童書每周都可以換新,這些M型社會中右端的生活,用租的,每個月花少數租金就可以實現,租,也可以租出幸福來。
「出租」成為M型社會下一門新興行業,業者瞄準「買不起卻又想享受」「物品單價高且有短期需求」「喜新厭舊、汰換率高」等三大趨勢而推出出租服務,讓消費者用少少的租金,就擁有上流社會生活的幸福感。
0 意見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