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/10/24 經濟日報 --- 設計小人 把怒火變商機
張貼者:網路好康誌
設計小人 把怒火變商機
【2011-10-24/經濟日報/C9版/文化創意/何秀玲】
可惡的小人總是背地裡「設計」人,真想反過來「設計」他!
小人笑得奸詐,但背部卻被人捅一記,湊近一看,原來是削筆機,這是「設計小人」的趣味產品。近30樣的趣味「小人」,化身為實用性文具或商品,讓你在上班之餘,還能用無傷大雅方法,反過來「設計」一下你討厭的機車老闆,背地說你壞話的同事。
多意田公司負責人黃麒容,在創立「設計小人」品牌前,經營店頭廣告POP已有十年經驗,練就一身精準地抓住客戶的心及嗅出市場需求的好本領。
雖然營收破億元,黃麒容不以此為滿,從前製作廣告POP的經驗,雖然累積許多客戶,但做出來的成品,卻不是直接面對消費者,經過長期的時間,她開始思考,除了協助客戶製作廣告POP,還能做些什麼?
宣洩不滿小物… 年營收破億
設計團隊一次與朋友聊起上班族的職場問題,發現周遭常有這樣的人:機車客戶、諂媚老闆、背後說壞話的小人,心想,該怎麼幫助上班族發洩心中的不滿?不如做出可以讓上班族,可在日常生活中發洩、且兼具實用性的公仔。
在華人社會,我們對「小人」二字並不陌生,常被小人設計,因此品牌名稱取名為「設計小人」。為了兼顧實用,因此將小人做成文具。設計團隊思索,「小人」到底長什麼樣子?是什麼「嘴臉」?產品外貌該如何表達性別?一時之間難以具象。
設計團隊運用聯想力:小人在背後說人壞話,總是出一張嘴搬弄是非,所以小人臉無眼有嘴;也因為愛膨風吹牛,而有一顆氣球頭,不設定性別、身材中庸,設計小人模樣因此成形。每個設計小人產品,都擁有一個故事,因而引起消費者的共鳴與認同。
商品量產前… 先寫使用心得
看似簡單有趣的小人商品,中間經歷繁複的過程。沒有工業設計經驗,讓設計團隊一開始吃了不少苦頭,從前製作廣告POP是2D技術,現在則是工業設計屬於3D技術,一張漂亮的產品設計圖出來,沒相關經驗的團隊,將圖拿到工廠,請師傅做出成品,但只有2D平面圖,根本沒有工廠要理會。幾經波折,才有師傅願意告知,原來應畫成立體的3D圖,從前只知道2D的廣告POP設計,原來要將設計小人製作成商品,不是這麼容易,且在生產又碰到許多廠商不願意接這種數量少的生產單。
產品發展過程會牽扯人體工學,就像小人形狀的削鉛筆機、像洗衣機形狀的膠帶台,都必須不斷測試、試用,就是希望讓消費者在使用時,能更為順手。
光是一次開模,往往需耗費30萬至50萬元以上不等,對設計小人的產品而言,花錢無法買到經驗,每開發一次產品,都是一個全新的挑戰,因為形狀不同,材質不同,開模的狀況也完全不同,來回測試間,花費不少費用。
光是「化小人為跪人」的陶瓷名片座,就要價390元,設計小人行銷主管顏嘉蒂說,設計小人是特殊造型的文具商品,必須開模、造型,無法以萬件量產,量少沒辦法壓低成本,因此一件逗趣的設計小人文具,單價也比一般文具來得高。
顏嘉蒂提到,設計小人團隊中,設計師除了設計商品,在內部確定能量產後,必須親自找產品材料,並找到可信賴並願意接手的工廠。另外。商品量產前,不論是否為自己設計的商品,公司中每位成員都得寫出使用心得,連老闆也不例外,設計師再根據大家的心得,檢討與總結。
黃麒容也要求「設計小人」的設計師,都必須走入市場,親身接觸消費者,不怕批評,既要面對市場,也必須與生產端接觸,如此全面性的方式,就是希望產品能叫好又叫座,而不是閉門造車。她指出,設計必定得經歷批評,而且應勇敢接受,否則難以進步成長,也希望藉由團隊的力量,可將產品製作地更精良、更具有實用性。
人們可以在便利商店、大賣場中看到生活用品,但文創商品只在特定賣場中販售。顏嘉蒂指出,這是因為顧慮消費者觀看產品的新奇度,商品如果到處可及,或許不會引起消費者的好奇,也不會散發文創商品獨特的品格、個性,更不用說吸引民眾購買了。
仔細一看,設計小人商品背後的使用說明,都有「不禁忌小人圖」的莞爾巧思。像是「小人。受浸折磨」攪拌棒產品,翻開產品背後,可以看到不禁忌小人如此提醒我們:不能掏耳朵、不能當不求人、不能當試毒針。將你所討厭的小人設計成這樣的無厘頭搞笑人物,除了哈哈大笑,你還能花力氣跟小人計較嗎?
黃麒容:資源整合讓世界看見台灣
似乎有用不盡的精力、對設計有無窮熱情,言談中總是兼具理性與感性,這是催生出文創自創品牌「設計小人」,負責行銷企劃,同時也是多麥典設計公司的老闆—黃麒容。
設計小人上市前,黃麒容籌備品牌整整一年,她四處調查上班族逛街的地方、思考他們喜歡的產品形式,就是為了讓消費者對商品產生認同感。她也知道產品有趣之處,就是和消費者互動,也因此每一件設計小人,都是可以與使用者互動,並產生樂趣的商品。
從市場調查、構思小人造型、設計等等程序,「設計小人」的商品推出前,並沒有想像中順利,每一次都是一個關卡,「一關來,一關過,路上即使遇到小石頭,我仍會一塊一塊將它搬開。」黃麒容選擇接受、面對,更以樂觀的心態解決問題。
黃麒容也必須面對生產的現實,必須協調設計師對設計的執著,例如削筆機和膠台,設計師設計出完美的平面造型,一旦要轉換為產品,就會遇到製作上的困難,設計師希望形狀要好看,工廠卻沒有辦法製作成形,如果要妥協製作,設計者卻不見得願意讓自己的創造被更改。
例如,設計師會認為,小人的身體一定得有屁股溝,形體才像是人,如果改變本體,設計就不對勁。黃麒容必須看出設計師的執著和構思,但也要解決材質的問題、工廠的技術。
面對產品、設計的理性與感性,如何讓產品好看又好用,擁有品味後,具有品質?黃麒容耐心地解決問題,挑燈夜戰思考方法,妥協設計,「從前只要傾聽客戶的需求就好,現在則必須聽設計師、聽工廠師傅的意見。」她說。
曾與HTC、3M等國際知名大廠合作禮贈品、周邊商品,但與大廠牌合作檔期,往往一段時間即中斷,黃麒容希望,利用不間斷的設計力,吸引其他國際品牌與設計小人合作,並因此影響文創產業。
她表示,期望與家喻戶曉的大品牌異業合作,能借力使力,藉著大廠牌的力量,讓國際市場看到台灣的設計品牌,將台灣的設計力行銷至國外。
對於近幾年政府大力推動文創產業,黃麒容認為,台灣設計力愈來愈強,也培育出優秀的設計人才,但是卻無法在國際舞台大力發光,主因在於開拓國際市場,單一設計公司往往單打獨鬥,力量薄弱,宛若一顆石頭投入大海,無聲無息。
政府應網羅懂設計、了解設計的行銷人才,懂得設計人創作商品的難題,整合文創設計產業,將「台灣」打造成一個大品牌,設計公司則成為旗下副品牌。黃麒容說,整合之後會出現一致的品牌調性,資源整合後,加上行銷能力,才可能把台灣的設計力,帶上國際舞台,讓國外人士能看到台灣的設計水準。
0 意見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