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/04/19工商時報 --- 美國大型服裝生產商American Apparel 用創意擦亮美國製招牌
張貼者:網路好康誌
美國大型服裝生產商American Apparel 用創意擦亮美國製招牌
【2011/04/19/工商時報/D4/經營知識/閩潔】
基於配額及勞工成本等因素,過去紡織及成衣業者或尋求全球佈局,或因應採購商及品牌商的要求前往海外設廠。但許多地區的基本工資正不斷上漲,2010年以來大陸已有30個省上調最低工資標準,幅度在10至25%之間。
在成本至上的思維下,業者只有不斷尋求更低成本的製造基地。然而,這種逐水草而居的模式真的難以擺脫嗎?美國服裝品牌America n Apparel選擇另一條不同的路,且在2008年創造營業額成長62%的佳績。雖然2009到2010年仍難敵金融海嘯襲擊,甚至瀕臨破產危機,然而其品牌光環在英國資產公司Lion Capital伸出援手下得以持續發光。
出身批發業務的American Apparel,從2003年在洛杉磯Echo Park 開設第一家T恤店起,至2009年底在全球20國共擁有281間零售店,零售額在2008、2009年間成長62%。
表面看來,American Apparel靠著大膽的廣告行銷成為媒體焦點,採用七○、八○年代Play Boy雜誌慣用的攝影手法,傳達業餘模特兒性感略帶純潔的風格,以多種顏色呈現基本搭配款服飾,也擅長Mix & Match混合多變風,受到許多好萊塢明星的青睞。
然而背後的「Made in the USA」經營理念,才是令絕大多數不斷思考如何降低營運成本的企業主跌破眼鏡。
成就傳奇的3核心策略
American Apparel的核心策略可從3個方向來看:
1.掌控商品設計能量
鎖定年輕及通勤族,刻意避開季節性的設計,強調具搭配性的基本款式,眾多色彩可因應四季變化。其產品不脫觸感佳、色彩繽紛、素面、貼身剪裁等形象,提供所謂「全年無休的完美穿搭經驗」。
多彩的視覺效果更讓2008年蘋果推出的iPod Nano Chromatic系列被美國網友直指為抄襲自American Apparel的點子。
2.創新品牌行銷手法
不但產品源於自家設計師,American Apparel的廣告靈感也來自周遭生活,包括員工、路人、顧客或毛遂自薦者,都可能成為攝影師鏡頭下的模特兒。
American Apparel部分廣告還因模特兒裸露,被批評為過度煽情甚至被禁播,但強調「Be Yourself;Stay Your Own Style」的訴求仍獲得共鳴,因為裸露是許多真實、普通年輕人的寫照。
3.透過垂直整合掌控品質
American Apparel位於洛杉磯的全球總部,將設計中心和工廠結合,由於產品全數在美國製造,其工廠已然成為美國境內最大的服飾生產廠。
垂直整合是快速反應市場需求的關鍵,該公司機台包括圓編機及橫編機,並以棉紗及棉/聚酯混紡紗為主要素材,生產針織、燈芯、刷毛、羅紋等布種。雖然也與外包針織廠合作,但僅佔20%,截至200 8年底,其成衣仍有80%的布料來自所屬約100名員工之手。為此,American Apparel成立一個品質管理部門,專門監控針織設備、布料的生產,以及外包針織廠。
American Apparel強調「團隊製造」的生產形式,由表現良好的資深員工擔任組長,各小組均獨立運作,自行決定每日生產期程,代表小組有權決定其成員的時薪。
這項作法實施後,在成衣產量提高3倍之下(2008年時已可達到每天生產27.5萬件服飾、每週生產100萬件T恤的驚人數量),僅增加2 0%的員工。每個負責縫製的團隊包含5到15名不等的作業員,依照不同服飾所需複雜度訂定工資基準,成員分工相當明確,每個流程點均有專門的負責人。
國內業界常感嘆「現代年輕人不願意進入紡織產業」的現象,似乎不適用於American Apparel,2008年該公司達到營運高峰時,超過2 ,000人排隊等著成為洛杉磯總部的一份子。
快樂工作提升生意效益
在這裡,具經驗的裁縫師年薪平均2.5萬美元,相當於12美元的時薪是美國基本工資的2倍。American Apparel號稱薪資為全球成衣廠之首,工廠人員平均日薪為80到120美元,洛杉磯其他成衣廠的日薪僅有30到40美元。
對具季節性的成衣產品而言,除了基本的停車、供餐、休假、教育訓練等員工福利,American Apparel給員工最大保障是全職的雇用,不用擔心因淡旺季而產生失業風險。這項保障也擴及員工眷屬,2008年還開始提供現場醫療服務,提供兒科、緊急及預防性醫療服務。
American Apparel創辦人兼執行長Dov Cherney指出,提高生產效率的關鍵:「工作和享樂應該結合」。
American Apparel的通路佈局,對於營收的貢獻也功不可沒。零售點刻意避開市中心租金昂貴地段,並將部分據點分租給具同樣客層的品牌,幾年下來,American Apparel的零售點反而在低租金、高人潮的都市更新區成為新地標。
American Apparel也著眼於批發及網路購物等通路,供應素面產品給授權的通路商和上萬家印刷及廣告公司,由他們自行印上圖案用於運動比賽、演唱會等多種場合。
不同的是,American Apparel個別批發客戶的佔比均不超過10%,即使只訂購1件也照樣出貨,希望滿足所有客戶需求。
用創意創造需求
大多數業者以分食現有客戶作為目標,從生產面苦思降低成本,從行銷面砸大錢買廣告,從銷售面搶破頭躋身黃金地段與賣場熱門櫃位,同樣策略或許有助於企業或品牌的立足,卻容易面臨「在紅海中求生存」的困境。
反觀American Apparel,以創意打破藩籬的背後,代表的正是「創造需求」,創造美國當地員工寓樂於工作的需求、創造消費者享受自我的需求,甚至創造出新的商圈需求,重新擦亮「Made in the USA 」的招牌。(本文作者為紡織所ITIS計畫產業分析師)
0 意見:
張貼留言